您的位置: 首页> bob华体会

高品质现代社区什么样?成都出台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

关键词: 节能减排 发布日期:2022-08-04 浏览次数: 作者:三水智能化

  日前,四川省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台《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》(以下简称《导则》),立足建筑环境、市政设施、智慧平台等维度,构建绿色建筑、立体绿化、公交站点、慢行空间等建设指标,推动公园形态与社区肌理相融、公园场景与群众生活相适,建设高品质的现代社区。


高品质现代社区什么样?成都出台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


低碳节能 打造优质环境

 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目标,重点突出绿色建筑、生态融合、低碳生活、海绵城市等建设内容,营造良好的未来公园社区环境。

  根据《导则》,在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中,新建民用建筑执行不低于72%的节能设计标准且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其中,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项目、地上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、地上总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项目、工业建筑项目不低于一星级标准。同时,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全面融入城市有机更新,老旧建筑的节能、减排、节水、降噪等绿色化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,同步改造率达到80%以上。

  此外,新建建筑装配率不低于40%;政府投资项目、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、居住建筑部分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混合类项目,装配率不低于50%。市政项目除必须现浇的部分外,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设。

完善设施 增进民生福祉

  市政设施建设密切关系着群众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体验,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聚焦市政道路、市政管网和环境卫生,以“安全、宜人、低碳、智慧”为目标,对保障绿化设施、优化道路结构、拓宽慢行空间、强化公交站点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。

  在保障城市绿化设施方面,《导则》提出构建下沉、平地、屋顶和建筑外立面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;6米以下挡土墙宜采用装配式生态绿植挡土墙;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的新建公共建筑,建筑高度小于且等于40米的,屋顶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比例不小于65%;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内的公共建筑高度小于且等于40米的,屋顶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比例不宜小于50%。其他墙体、邻避性市政公用设施、高架桥、立交桥、天桥等宜采用垂直绿化;屋顶绿化可采用节水型屋顶绿化;鼓励居民在阳台进行绿化。

 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明确丰富街道绿化类型,形成高低有别、错落有致的植物形态。当人行道宽度大于且等于2.5米时应种植行道树;人行道宽度大于且等于6米时,在人行道内部种植行道树。鼓励连续种植高大乔木,形成林荫道,提升街道休憩空间品质。慢行铺装鼓励采用透水铺装,可采用彩色涂料,加强识别性。照明、店铺招牌、遮阳棚、雨棚等设施也应增强与街道的互动性,外立面和店面的设计应符合行人的视线水平。

  未来公园社区也离不开便捷智慧的交通设施,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公交站点、慢行空间、慢行环境、公交站点智能化、共享停车位等方面强化社区慢行网络功能,健全社区停车服务,切实解决未来公园社区中可能存在的停车问题。

  在公交站点建设方面,停靠站点宽度不宜小于3米,公交停靠站长度根据站点周边人口密集度、客流量大小、车辆长度等方面综合考虑,不宜小于30米。此外,鼓励立体绿化与艺术装置的运用与设置。加强交通标识的可见性,设置公交地图提供站位、线路及周边换乘信息,换乘节点应提供清晰的标识与指引系统。

  在慢行空间方面,《导则》明确要完善慢行配套设施及无障碍设施,设施配置不得影响慢行通行。新建社区非机动车道宽度不低于3.5米,步行有效宽度宜达到2.5米以上,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实现机非隔离和人非隔离。

科技赋能 提升治理效能

  在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中,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注重建设智慧韧性城市,涉及智慧管控智慧物业、社区服务,具体包括智能感知设施设备、CIM(城市信息模型)平台及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术应用、物业服务设施、功能配套设施、应急避难场所等内容。

  针对新建类和更新改造类社区,应采用BIM技术支撑未来公园社区CIM平台和系统的建设,建设符合社区人群需求的智慧应用场景。可涵盖应急管理、智慧社区等不同领域,构建跨部门、跨区域、跨层级智慧应用场景。既有社区可多个社区合建智慧服务大厅,根据社区情况,搭建智慧应用场景。新建类社区应全部应用BIM技术开展设计工作,涵盖建筑、结构、给排水、市政等专业BIM模型。

  完善功能配套设施,未来公园社区内应配建智能功能配套设施并配置监控设施,实现周边监控无死角覆盖。除此之外,社区内还应配置周界防护设施、住户安防设施、公共区域安防设施以及监控中心。

  相关负责人表示,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建设具有人性化的价值追求、生态化的形态表达、场景化的功能承载、智慧化的运行模式的未来公园社区,让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。


  闻道有先后,文章有遗漏,更多精彩文章:

提高能效、降低能耗,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

双碳背景下的智能新风系统更智能、更低碳!

智能新风系统是什么?它有什么优势?

从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看绿色建筑的经济意义!


微信二维码

扫码添加微信,一对一咨询产品、免费报价

Baidu
map